胆道蛔虫病 ( biliary ascariasis;biliary ascarisis )
别名: 胆道蛔虫病
解释 收起

概述:胆道 蛔虫病(biliary ascariasis)是蛔虫从小肠逆行进入胆道,引起胆管和奥狄括约肌 痉挛,以患者突然发作的上腹部 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。蛔虫进入胆道后,多数停留在胆总管,因胆囊管与胆总管之间角度较大,蛔虫很少进入胆囊,但可钻入左右肝胆管之中。
出版社:人民卫生出版社
作者:梁力建(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)

】描述为:">    胆道蛔虫病(biliary ascariasis)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,以儿童及青、少年多见,农村比城市多见。随着卫生设施的改善,肠道蛔虫病较少,使本病发病率也明显下降。

    蛔虫寄生于小肠上部。在人体胃肠功能紊乱,Oddi括约肌功能失常,饮食不当,或驱虫治疗不当等情况下。肠道内蛔虫可逆行进入胆道而发病。胆道蛔虫病(biliary ascarisis)在20世纪50年代常见,国内报道在1959年因胆道蛔虫病施行胆道探查者占同期胆道手术的9.6%~28.5%,甚至有的高达45.5%;死亡率16%~19.6%。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卫生水平的普遍提高,胆道蛔虫病的发生率已大为下降,特别是严重并发症也明显减少。

1 临床表现 展开
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
3 流行病学 展开
4 实验检查 展开
5 辅助检查 展开
6 诊断要点 展开
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
8 预防 展开
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
10 并发症 展开
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
12 诊断标准 展开
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
14 诊断依据 展开
15 相关课件 展开
16 相关药品 展开

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   沪ICP备12005625号-1